云南大学高万红教授来校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本土化模式》专题讲座
日期:2025-05-04 08:47:00  发布人:admin_shfzyglxy  浏览量:0




本网讯(社会发展学院 唐梓欣430日下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高万红教授应我校邀请,开展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本土化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会所模式的实践探索》专题讲座。社会工作专业百余名师生参会,共同探寻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优化路径。讲座在湖南女子学院求实楼B301举行,由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刘海云主持。

作为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高万红教授在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领域深有造诣。讲座伊始,她结合我国精神障碍群体现状,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超660万人,然而治疗率、康复率偏低,凸显出对本土化康复模式的迫切需求。

随后,高万红教授梳理国际会所模式2007年引入中国后的发展,以深圳等4家国际认证会所为例,剖析早期“嵌入式发展”,就是把国际复元理念融入我国医疗和社区服务,让患者变“会员”,通过“医院 - 社区”双向路径,帮患者出院后更好康复、融入社区,减少“出院又入院”的情况。

针对会所模式存在的国际标准和国内实际不一样、资金来源少、多部门合作有矛盾、社会偏见和福利不足导致就业难等问题,高万红教授提出“多重嵌合”本土化方案,也就是通过“服务场域嵌合”实现医疗、社区、家庭服务一体,“机制嵌合”整合多部门资源一起治理,“功能嵌合”搭建多维度支持平台,“社会关系嵌合”促进会员和社区联系,推动会所模式从“补充服务”成为“健康治理重要部分”。

讲座结束后,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积极互动,围绕会所模式在湖南本土的适配性、社工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中的角色等问题等与高万红教授深入交流。参会师生表示,此次讲座既提供了相关研究方向的思路,又给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为今后开展相关医疗社会工作服务、深入精神健康领域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供图:欧阳小鹃    审核负责人:黄乘政  黄臻

核发:0 点击数: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湖南女子学院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5126918号 湘教QS3-201209-001326